減少工業生產中的二氧化碳(CO2)排放、改善碳捕獲和利用已成為工程學科的重點。近年來,將CO2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學品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關注,這促進了熱催化和電催化技術對CO2利用的研究。隨著綠色發電技術的進步,電催化CO2還原反應(CO2RR)受到了廣泛關注。因此,人們已經開發出許多技術來解決電催化CO2RR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,如提高選擇性和傳質效率、優化反應器設計和提高電催化性能等。但電極和電解質材料性能、電解槽的電催化能效等仍是電催化CO2RR所面臨的一大挑戰。
電極材料的類型決定了CO2RR的產物。在金屬陰極材料中,銅(Cu)已被證明是合成多碳產物(C2+)的獨特催化劑。然而,大多數銅陰極材料在催化過程中主要生成C1化合物,只產生有限量的C2+物質。為提高CO2RR產物的商業價值,要對銅材料進行摻雜劑改性、雙金屬銅催化、氧化銅和銅納米顆粒等改性研究。金屬有機框架(MOF)是銅材料合金的重要支撐體,研究發現通過構建“Cu/MOF/疏水碳紙”的三層結構,能在流動池中實現C2+產物的高選擇性。離子液體(ILs)是一種綠色溶劑,已被開發用于提高銅和其它金屬電極的電催化能力。離子液體作為一種優異的導電材料,可以作為CO2RR的電解質,以增強對CO2和*CO中間體的吸附。研究發現,咪唑基離子液體和吡啶基ILs生產C2+的效率更高。基于此,來自廣西大學的童張法和徐晶團隊將吡啶基離子液體(PyILs)用作銅納米顆粒(Cu NPs)的摻雜劑,制備了銅基電極材料(Cu@PyILs)。將其用作流動池中CO2RR的氣體擴散電極(GDE),進行了電催化CO2RR的性能研究。
默尼化工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
致力于離子液體(ILs)研發生產、應用推廣和全球銷售,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生產技術,產品質量和一致性因此得到保障,Tel:021-38228895
咨詢熱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