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SICON型LAGP(Li1.5Al0.5Ge1.5(PO4)3)具有高離子電導率和氧化穩定性,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。然而,LAGP的高硬度和脆性使得拋光困難,并且在電池組裝過程中與鋰金屬接觸不良,從而導致界面阻抗高,電化學性能不理想。固態電解質膜(CSEs)通常由聚合物和鋰鹽組成,由于其原材料價格低廉、易于加工和優異的靈活性等優點,已經引起了人們極大的研究興趣,但常用的CSEs多數情況下粘度較低,韌性較差。聚偏氟乙烯(PVDF)具有很強的附著力,是一種廣泛使用的CSE薄膜。然而,PVDF仍受限于其高結晶度導致的高界面電阻。為了增強SSE和陰極/陽極之間的界面接觸,可以在電極電解質界面之間構建離子導電中間層。中間層常用的成分有聚合物和離子液體。 基于此,來自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的徐松和衛萌團隊以聚偏氟乙烯(PVDF)、雙(三氟甲基磺酰)亞胺鋰(LiTFSI)、LAGP粉末和1-丁基-1-甲基吡啶鎓雙(三氟甲基磺酰)亞胺(PYR14TFSI)為原料,合成了進行優化設計的“LAGP In PVDF”復合SSEs。通過溶液鑄造工藝,獲得了一種柔性、質軟、IL輔助的LAGP/PVDF復合固態電解質膜(PL-LAGP CSE)。